【展覽直擊】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窺探未來監獄樣貌、對AI虛擬人的判刑

Author Avatar

paul

Joined: Sep 2022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為實物、沉浸式、螢幕顯示,以及3D繪圖搭配文字,來闡述在未來監獄中,獄方使用數位孿生技術等各種控管人類的方式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電話:02-2595-7656
開放時間:2023/07/15~2023/10/08,09:30~17:30,周六09:30~20:30,周一休
門票:全票30元、台北市民15元
官網:https://www.tfam.museum/

台北市立美術館現正展出的《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是一個探討人類長期生活在元宇宙、AI、臉部掃瞄辨識、數位孿生技術等高科技產業中,而被機器物件「中介、制約」的各種人類行為,以及未來世界中的科技治理。新銳藝術家施懿珊,在本次展覽中以一場反身份社會定義、反技術商業壟斷、和對合法系統下「非法的臉」等技術,進行一場抵抗式的「穿牆實驗」,並探討在未來世界,人類以及虛擬人如果犯罪,科技會如何介入未來判罰。

展覽為了增加互動性以及對主題的入門探討,在入口處特別設置QR CODE以及臉部掃瞄裝置,讓人自行選擇是否提供個人的臉部訊息;若同意,觀覽者透過這項裝置進行操作後,即可看到個人的臉部訊息被上傳到藝術家事前準備的臉部資訊資料庫即時融合,生成虛構的人臉。

展覽的中央通道的牆面上,還可見到藝術家運用買來的合法臉孔,依照不同的臉部審查技術,且通過網路上的「開源生成器」,重組融合成可以閃避中國一些社群平台驗證系統的虛構人臉,以及這張臉在每個地方註冊的位置,形成一張在街頭流竄的人臉訊息地圖。以上都是藝術家試圖讓人了解人類被高科技機器「中介、制約」的種種過程。

展覽入口處設置QR CODE以及臉部掃瞄裝置,讓人自行選擇是否提供個人的臉部訊息。
本次展覽探討人類被機器物件「中介、制約」的各種人類行為和科技治理。
臉部掃瞄系統介紹。
透過掃瞄操作,可看到個人的臉部訊息被上傳臉部資訊資料庫即時融合,生成虛構的人臉。
通過「開源生成器」,可重組人臉,合成可閃避社群平台驗證系統的虛構人臉。

展覽重點1:未來判罰方式整體展現
此部分分為3個展示區域,第一個區域展示「數位判罰法典」,用以說明判罰機制的運作方式。第二個區域為「數位判罰的空間」。第三個區域則展示犯人所強制配戴的穿戴裝置及未來監獄的樣貌。

整個展示區域,以3D繪圖搭配文字來敘述未來判罰時所使用的「數位孿生」技術,亦即在資訊化平台建立一個數位化的類比系統方式,建構出不同型態的未來監獄。在這裡可看到未來的犯人頭戴VR,身體及腿部綁上追蹤及定位系統裝置,手上還得配戴可收集生理訊號等資訊的特殊手錶等裝備。

此展區部透過「數位判罰法典」、「數位判罰的空間」,犯人所強制配戴的穿戴裝置,來探討未來監獄的樣貌。
未來的犯人需穿戴一身的VR、追蹤器等裝備。
犯人的手上還得配戴可收集生理訊號等資訊的特殊手錶等裝備。
未來監獄樣貌。

展覽重點2:探討對未來虛擬人的判刑
此處展間是探討AI虛擬人可能漸成為未來的社會主體一部分,但目前尚無法將之視為「法律主體」或「權利主體」,因此只能對虛擬人背後的使用者做出判刑。這件沉浸式作品是探討人、機器交結的社會下,是否有新的度量方法,可評量我們在數位世界中的一切行為。

藝術家以沉浸式作品表現對未來虛擬人的判刑探討。

展覽重點3:精神與靈魂的治理之術
此處展間是處理一個由網路社會的「議題標籤」(Hashtag)所生成的世界結構。藝術家施懿珊以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斷詞系統」為運算原理,製作新的數位地貌。

施懿珊用「網路爬蟲」程式,自動蒐集網路上的各種Hashtag,並寫了一個可以生成「數位地貌演化模式」的即時運算程式,讓每一組Hashtag可依照「機器運作原理」轉化為座標,形成新地景和地緣關係,亦即以網路文化生態、機器運作原理為演化依據,而生成數位地貌。

以「議題標籤」(Hashtag)所生成的世界結構,每一組Hashtag可依照「機器運作原理」轉化為座標,形成新地景和地緣關係。
Hashtag以網路文化生態、機器運作原理為演化依據,而生成數位地貌。

※版權所有,歡迎媒體聯絡我們轉載;登錄本網按讚、留言、分享,皆可獲得 OCTOVERSE 點數(8-Coin),累積後可兌換獎品,相關辦法以官網公布為準※

新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