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器人很快就能擔任拉比嗎?

Author Avatar

葉孝明

Joined: Feb 2022

由於當代拉比必須對猶太法律(halacha)對此問題作出裁決,他們不太可能客觀

來源: The Jeruselem POST

照片來源: Openverse

似乎每年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佔據更多職業——從酒店人員、流水線和工廠工人、公車、卡車和出租車司機,到電話操作員、電話推銷員、接待員、收銀員、藥劑師、飛行員、校對員、酒保和記者。

拉比和其他神職人員會被機器人取代嗎?還記得布拉格的哥倫傳說嗎?16世紀的猶太神秘主義者、塔木德學者和哲學家拉比尤達·洛伊(馬哈拉爾·米·普拉格)進行了一個宗教儀式,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哥倫,通過希伯來語咒語喚醒,並告訴他保護布拉格隔都的猶太人。

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由於當代拉比必須對猶太法律(halacha)對此問題作出裁決,他們不太可能客觀。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一位研究員已經研究了神職人員是否會被機器人取代的問題。主要研究人員約書亞·康拉德·傑克遜教授說:“我懷疑宗教領袖是否會完全自動化,因為他們需要可信度,而機器人是不可信的。”他的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美國心理學協會的《實驗心理學:總論》期刊上,標題為“機器人傳教士的曝光削弱了宗教承諾”。他和他的同事在日本京都的高台寺使用了Mindar人形機器人進行了一個實驗。該機器人具有一個帶有移動嘴唇和眨眼睛的人造矽臉,並且有金屬身體。它使用環繞聲和多媒體投影,傳遞25分鐘的《心經》講道,該講道教導“通過慈悲的典範來理解空無”。

Mindar於2019年由一個日本機器人團隊與寺廟合作開發,耗資100萬美元,但根據該研究,它可能減少了對寺廟的捐款。

研究人員對398名在聽完Mindar或人類佛教僧侶講道後離開寺廟的參與者進行了調查。與聽到人類僧侶講道的人相比,參與者認為Mindar的可信度較低,並捐款較少。在新加坡的一個道教寺廟進行的另一個實驗中,239名參與者中有一半聽到了人類僧侶的講道,另一半則聽到了一個名為Pepper的人形機器人的講道。這個實驗得出了類似的結果——機器人被認為不太可信,並且激發了較少的捐款。聽到機器人講道的參與者還表示,他們不太可能分享其信息或分發傳單以支持寺廟。

儘管參與者表示他們認為人類傳教士更可信,但與機器人相比,仍然有很多人持相反觀點。在一個從一到五的評分中,五表示最可信,機器人傳教士的平均可信度評分為3.12,而人類傳教士則為3.51。傑克遜說:“這表明有很多人認為機器人可能是有效的傳教士,但也有更多人不相信。”雖然機器人傳教士的研究集中在東方宗教上,但傑克遜認為這些結果可能適用於其他宗教。

第三個實驗包括來自美國的274名基督教參與者在線閱讀一篇講道。一半的參與者被告知這是由一名人類傳教士寫的,而另一半則被告知這篇講道是由一個高度先進的AI程式生成的。AI講道組的參與者報告稱,這篇講道不太可信,因為他們認為AI程式沒有像人類那樣思考或感受的能力。

傑克遜表示,機器人“如果沒有相信的能力,就無法真正相信超自然的存在,如果他們無法感受到代價,就無法從事可能代價高昂的行為,比如禁慾。與深深信仰自己的信仰並為此犧牲時間和物質財富的人類宗教精英不同,機器人只是被編程來發表講道或祝福,而沒有對他們所屬宗教團體的真正理解、承諾或痛苦。”

他繼續說,這種可信度的展示在許多其他被外包給機器人的職業中可能不重要,但對於宗教領域的職業來說可能至關重要。因此,與機器人相比,與人類傳教士接觸可能會降低可信度的認知,這種可信度的降低應該會導致宗教承諾的減少。

“傑克遜總結道,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程式無法真正擁有任何宗教信仰,因此如果宗教組織更多地依賴技術而不是能夠展示信仰的人類領袖,他們的信徒可能會對宗教組織的承諾下降。”

※版權所有,歡迎媒體聯絡我們轉載;登錄本網按讚、留言、分享,皆可獲得 OCTOVERSE 點數(8-Coin),累積後可兌換獎品,相關辦法以官網公布為準※

新增留言